2024年尚未结束,但2024年“指数基金大年”这一论断,正在成为业内共识。中证A500等热门基金发行自不必说,从投资业绩来看指数基金似乎比主动权益基金更胜一筹。数据显示,截至11月19日,无论是从9月24日行情启动以来,还是从2024年初以来算起,业绩居前的基金中均有指数基金身影。
在这一背景下,业内出现了被动基金和主动权益基金“孰优孰劣”的争论。有基金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称,被动投资是未来基金业发展大趋势。今年以来被动指数基金持有A股市值首次超过主动权益类基金,基金公司也在大力布局指数基金。但也有人持有不同观点:市场纷纷转向拥抱指数基金,某种程度上是在主动权益基金之殇下采取的一种“逃避”态度。主动权益基金创造出的超额收益,才是公募基金的核心竞争力。
实际上,指数基金的投资价值,是由其费率结构、产品设计、投资策略等多方面因素来衡量的,单纯以阶段性业绩去评价其优劣,是有偏颇的。市场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在一个单边上涨行情中,指数基金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毕竟其是一直高仓位运作。但如果行情进入慢牛状态,板块轮动开始频繁,指数涨涨跌跌,指数基金的赚钱效应会远不如主动权益基金。布局哪种基金,取决于市场需求,也取决于各家基金公司的资源条件和产品策略。
指数基金业绩战胜主动权益基金
截至11月19日盘后,9月24行情启动以来最好基金业绩普遍超过100%,最高的甚至达到120%以上。涨幅居前的30只基金中,有23只为北交所相关的主题基金,其中又有13只为指数基金。博时基金、广发基金和易方达基金旗下的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占据前三名,区间收益率分别为124.38%、120.89%、110.04%。
其次是金融科技类的ETF,博时金融科技ETF、华宝中证金融科技主体ETF、华夏中证金融科技主体ETF的累计回报率均超过80%。
剔除北交所主题基金和指数基金外,主动权益基金也呈现出了显著的反弹特性,但稍逊于指数基金,无论从数量还是从反弹幅度上都远不及被动指数基金。其中,同泰开泰区间回报率为97.54%,诺安优化配置A累计回报率为73.4%,创金合信专精特新A、银华集成电路A回报率均在70%以上。中欧谨和A、银河创新成长A、永赢半导体产业智选A等的区间回报率均超过了50%。
从持仓上看,反弹显著的主动权益基金大多是半导体重仓产品。比如,诺安优化配置截至三季度末的股票仓位水平为92.32%,第一重仓股为半导体龙头中芯国际,其次是中微公司以及北方华创等半导体个股。中欧谨和三季度的第一和第二重仓股,分别为中芯国际和中微公司,北方华创为第四重仓股。除了这些重仓半导体的基金外,有相当部分主动权益基金在9月24日以来这段时间里,业绩反弹并不显著。甚至一家公募旗下的医药主动投资基金,区间录得了逾10%的亏损。
从2024年以来这段时间看,业绩居前的基金依然不乏指数基金。其中,排名前六的基金中有三只为指数基金。其中,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以54.16%的收益率排名第四,和排名第一的国融融盛龙头严选A(59.17%)差距不大,方正富邦中证保险A的年内收益率也超过50%,以53.08%的收益率位居第五。
主动被动“孰优孰劣”?
实际上,上述指数基金业绩弹性显著,是近几年来指数基金备受追捧的一个反映。除此之外,截至11月19日年内获得净流入的ETF产品,总净流入资金规模已超过了1.1万亿元。同时,在中证A500等热门产品助推下,指数基金同样成为年内新发基金的大热门。数据显示,即便是在2022年和2023年这两年里,境内股票ETF规模两年复合增速达28%,远超同期公募基金市场4.02%的规模增速。另外,根据公募基金今年三季报数据,在偏股型公募基金中,被动指数基金持有A股市值占比达51.11%,史上首次超过主动权益类基金。
在这一背景下,市场出现了主动基金和主动权益基金“孰优孰劣”这样的比较。
华南一家大型公募市场人士(下称“公募市场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称,从今年表现特别是9月底至今的收益情况来看,指数基金表现显著优于主动权益基金。特别是,主动权益基金在2020年以来的行情中普遍业绩不佳。从未来发展趋势看,随着市场投资者机构化深入,指数基金会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不仅大型公募,中小公募基金当前也在纷纷布局指数基金。
华南一家中小公募的高管人士(下称“公募高管”)分析称,当前市场对被动指数基金的追捧,是多方面原因聚集的结果。一是在9月底的单边上涨行情中指数基金表现出色。二是近两年来汇金等“国家队”持续购买ETF,投资者对ETF的认知得以加强。三是过去几年里赛道主动权益投资业绩不佳,投资者亏损之下转向指数基金寻求信心。这些因素集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被动投资非常好”的印象。
但也有基金人士持有不同观点。一家中型公募的品牌总监(下称“公募品牌总监”)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投资者和基金公司纷纷转向拥抱指数基金,某种程度上是在主动权益基金之殇下采取的一种“逃避”态度。该公募品牌总监对记者说到,在今年这轮指数基金发行浪潮中,他所在的公司选择了“坚守”,没发行指数基金,也不打算申报中证A500等热门指数产品。“主要精力还是在主动权益基金上,我们尽可能挖掘出多些亮点,争取在品牌和投研之间多些互动,目前主推的还是科技投资。”
仅以业绩进行评价或有失偏颇
实际上,这种争论一直存在。此前,公募基金整体管理规模在债基等固收类产品助推下突破30万亿元时,就有基金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提出一个疑问:公募基金到底该赚什么钱?如果一味发展固收,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等其他机构的差别在哪里?但在本次争论中,由于指数基金和主动权益基金都属于同一个投资范畴。基金人士对“孰优孰劣”的争论,聚焦到了投资业绩上来。如前述业绩显示那样,在收益居前的基金中,指数基金收益超过主动权益基金的现象并不少见。
前述公募高管直言,指数基金当然有投资价值,是非常好的工具型产品,这是由其产品设计、投资策略决定的。特别是ETF具有分散投资、被动管理、透明度高及低成本等特点,契合机构投资者的配置诉求。但单纯以收益业绩去评价其优劣或是有偏颇的。实际上,在一个单边上涨行情中,指数基金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毕竟其是一直高仓位运作。但如果行情进入慢牛状态,板块轮动开始频繁,指数涨涨跌跌,指数基金的赚钱效应会远不如主动权益基金。
“实际上,2007年前后和2015年前后的两次大行情期间,类似的情况同样有过。事后来看,‘被动超越主动’往往只在一到三年维度成立,整体来看是一种短期现象。但拉长时间看,主动权益基金是明显胜过被动指数基金的。”该高管称。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末,在过往5年和10年维度里,股票ETF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29.32%和96.27%,年化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92%和5.97%。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43.60%和142.11%,年化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0.78%和13.40%。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4.06%和124.61%,年化平均收益率分别为9.08%和12.22%。从过往15年维度看,股票ETF、普通股票基金、偏股混合基金的年化平均收益率分别为4.40%、8.70%、8.65%。
基于这种长时间业绩视角,前述公募品牌总监认为,一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创造出的超额收益,都被看做公募基金的“核心竞争力”,这种优势不能丢。但前述公募市场人士认为,公募基金是一个诺大市场,不同基金公司的资源禀赋有所不同,和主动权益相比,有些基金公司更适合聚焦指数基金投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