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央行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据界面新闻记者整理,此次报告要点如下:
1.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货币政策实际是适度宽松的
报告表示,下一步注重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坚定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精准性,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名义上是稳健的,实际是适度宽松的。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困难和挑战,外部不确定性也在上升,未来货币政策还会保持对实体经济足够的支持力度。”一位业内专家表示。
2.要更加注重发挥价格型调控的作用,淡化数量目标是必然趋势
报告表示,随着直接融资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产品类型、传导链条都更加复杂,货币政策直接调控金融总量的难度不断上升,货币政策框架转型需要持续推进,更加注重发挥价格型调控的作用。
前述业内专家表示,未来直接融资发展是大趋势,货币政策框架也会相应调整优化。一方面,随着结构转型加快,直接融资与新动能更加适配,发展总体加快。但由于金融市场产品和传导链条更加复杂,央行调控金融总量的难度会不断上升,淡化数量目标是必然趋势。另一方面,未来会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
报告称,央行一直在按照“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的思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存贷款利率已全面放开,未来要在“形得成”和“调得了”方面下功夫。“形得成”需要金融机构提升自主理性定价能力,“调得了”着眼于利率政策要更好服务于宏观调控职能,尽可能缓解影响利率调控的约束。
3.利率传导新框架明确
今年7月,央行明确公开市场7天期回购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报告阐述称,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以及较为完整的市场化利率体系。人民银行通过调整政策利率,也就是7天期回购操作利率,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如同业存单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如国债收益率),并影响存贷款利率(如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银行存款挂牌利率),进而促进消费和投资,提升社会总需求,支持经济发展。
报告指出,总的看,我国政策利率能够有效传导,但不同市场的传导效率存在差异。
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基本与政策利率同向同幅波动:2019年8月到2024年8月,7天期逆回购利率累计下调0.85个百分点,3个月期同业存单收益率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下降约0.9个百分点。但存贷款利率与政策利率调整幅度存在较大偏离:同期,1年期LPR累计下降0.9个百分点,而银行贷款平均利率降幅为1.9个百分点;定期存款平均利率的降幅则仅为0.5个百分点。
央行分析称,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竞争激烈,银行“内卷”严重。贷款方面,利率“下行快”,在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情况下,银行过度竞争贷款,部分贷款利率,特别是大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低于同期限国债收益率。极少数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还出现以显著低于保本点的利率水平发放房贷的情况。
存款方面,利率“降不动”,银行存在规模情结,认为存款是“立行之本”,在月末、季末等业绩考核时点,出现一些“高息买存款”“花钱买指标”行为。一些银行还通过手工补息等操作把下调的存款利率又补回来,实际利率“明降实升”。部分银行还不惜高息吸收同业存款,或以远高于市场的利率水平来进行存款投标,推升了付息率。
报告表示,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调控过程中,始终注重兼顾支持实体经济增长和银行业自身健康性。当前经济运行需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但进一步降息面临着净息差和汇率内外部双重约束。
前述业内专家称,最新一轮的房贷利率调整,同时伴随着降准降息、存款利率下行等,综合权衡后,对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影响总体中性。业内人士还表示,国际上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如日本、德国,银行净息差会相对低一些,经济下行期还会再收窄一些,但实体经济恢复后也会反哺银行,净息差会有回升,形成良性互动和循环。
4.M1口径可能调整
报告披露,人民银行正认真研究货币供应量统计修订的方案,未来将择机发布并适当进行历史数据的回溯,不断提高货币反映经济活动变化的完整性和敏感性。
“央行此举是适应国际货币统计规则的客观需要,主要是为了提高货币反映经济活动变化的完整性和敏感性。”前述业内专家表示。
中国在1994年正式编制并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表,按照流通中便利程度的不同,将货币供应量分为M0、M1、M2三个层次。其中,M0为流通中货币;M1包括M0、单位活期存款;M2包括M1、单位定期和其他存款、个人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份额。
央行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9.48万亿元,同比增长6.8%。狭义货币(M1)余额62.82万亿元,同比下降7.4%。流通中货币(M0)余额12.1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
报告称,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迅速发展,符合货币供应量定义的金融工具范畴发生了重大变化,有必要动态完善。
一是技术手段的进步提高了交换媒介效率。如随着银行卡的出现和移动支付的发展,我国日常生活中现钞的使用越来越少,个人活期存款不再受制于存折,而是成为流动性极强的支付工具,能够形成即时消费能力,货币属性增强,可研究纳入M1统计。
二是出现了新的具有支付功能的金融工具。如网络支付快速发展,非银行支付机构备付金在日常支付中被广泛使用,具有与活期存款相同的货币属性,也可同步研究纳入M1统计。
前述业内专家称,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动态调整符合国际惯例,也是与国际接轨的体现。历史上,美联储、英格兰银行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都对其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进行过多次调整优化。
5.融资结构变化对M2的影响加大
报告称,企业和居民可以用存款购买理财,间接投资于债券和股票,存款向理财产品分流更为便利,同时资产价格变化也可能导致理财向存款回流,对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加大。
央行解释称,存款的分流和回流,影响了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对M2造成了很大扰动。主要有两种机理:一是银行存款流向资管产品后,非银行机构购买了同业存单、金融债券等,不计入M2。
二是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更为充裕,偿还了存量的银行借款和回购,或是购买了银行持有的债券资产等,都会使得银行资产负债表收缩,派生的存款和M2相应减少。
央行举例称,今年以来,由于存款利率下调、规范手工补息,叠加债券市场价格的上涨,存款一度出现了向理财等资管产品的加速分流,导致M2加快下行。8月末理财等资管产品余额增速由去年末的3.7%升至8.8%,而同期M2增速则由9.7%降至6.3%。
进入9月份,一揽子增量政策措施发布后,市场对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反应积极,预期改善,股票市场回升,部分理财等资管产品资金又向计入M2的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回流,9月末M2增速也回升至 6.8%。
“随着金融市场日益发展、金融产品不断丰富,近些年存款向理财分流更为便利,同时资产价格变化也可能导致理财向存款回流,M2波动增大。随着直接融资占比的上升,信贷等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应减弱,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经济的相关性下降,这是直接融资发展伴随的必然结果。当前更多关注涵盖直接融资的社会融资规模,可以更好体现金融支持的总体力度。”报告表示。
6.年内CPI有望延续温和回升态势,PPI降幅也会总体收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9月PPI同比下降2.8%,连续24个月收缩;CPI同比上涨0.4%,连续第8个月上涨,但都低于1%;GDP平减指数连续6个季度为负值。物价走势是市场高度关注的话题。
报告认为,四季度将逐步进入消费旺季,“双十一”“双十二”购物节临近,以及春节提前备货等都是明显的消费带动点;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后,对有效需求和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也会逐步显现,物价温和回升仍有基础。
报告表示,年内CPI有望延续温和回升态势,PPI降幅也会总体收窄。中长期看,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稳步推进,经济供求关系有望更加均衡,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物价保持基本稳定有坚实基础。
7.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进一步回落势头仍面临多重挑战
报告表示,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已从2022年10%左右的高点降至目前的2%-3%左右,但进一步回落仍面临挑战。
一是商品价格下降是此前通胀回落的主要驱动因素,但当前地缘政治形势更趋复杂,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面临上行压力。今年以来,铜、糖等大宗商品涨幅超10%。
二是美欧工资增速仍然较快,并高于消费价格涨幅,服务通胀或较为顽固,物价进一步下行面临内部约束。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